豫东八大红脸王的由来及排名
豫东八大红脸王的由来及排名
作者:宋威镇
豫东八大红脸王自诞生以来,就一直存在各种争议,其中有一种观点是全面否定豫东八大红脸王的存在,其理由这是出版商为了销售录音磁带、影碟视频而提出的,没有官方的认证或认可,还有认为其水平不行,难登大雅之台。不管出版商出于何目的推出豫东八大红脸王,最终的效果是豫东红脸艺术得到了广泛传播,广大观众欣赏到了精彩的戏曲和喜欢上了豫东红脸艺术,不否认红脸艺术还存在不足,但反对否定豫东八大红脸王的存在,豫东八大红脸王的唱腔深受豫鲁苏皖地区观众的喜爱,他们是扎根于人民的艺术家,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,演给广大观众的戏曲艺术才最具有生命力。豫剧一直以来阴盛阳衰,官方平台和剧团多被旦角占领,豫剧有六大名旦、十大名旦、十大名丑,为啥豫东就不能有八大红脸王呢,指望官方来给豫东八大红脸王定位认可,他们不打压就不错了,官方也一直对豫东红脸艺术不够重视,仅推出了刘忠河,而豫东红脸艺术百花齐放,一个刘忠河是无法代表的。有多少戏曲名家和名老艺人,因为没有表现的平台而泯于众人,再好的戏曲艺术没有宣传推广,最后都会灰飞烟灭,而豫东八大红脸王正是推广宣传豫东红脸艺术的抓手和名片,刘忠河位列豫东八大红脸王之首,各大媒体和官方宣传刘忠河,通过刘忠河的导流也就宣传了豫东八大红脸王,进而宣传推广了豫东红脸艺术,这也是我为何不遗余力认可宣传豫东八大红脸王的原因所在。
一、名号来源
唐玉成先生作为豫东红脸的集大成者,吸纳百家之长,化为己有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,在豫东影响巨大,红脸艺术水平高超,被豫东观众誉为“红脸王”。唐玉成有四大弟子李克让(大弟子)、刘玉龙(大唐)、朱勤堂(二唐)、杨启超(义子),其他传人或执弟子礼,汪振堂、李洪友、卢尚斌、付克恭、付克名、张发良、杨东来、郑法泉、张万云等,在这些弟子或传人中杨启超表现最为突出,为了区别唐玉成“红脸王”的称号,被称为“小红脸王”。20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古装戏,刘忠河及其红脸剧目走红,因刘忠河称唐玉成为"师爷”,又被称为“小红脸王”或“豫东红脸王”,为了区别杨启超“小红脸王”的称号,刘忠河更多被称作“豫东红脸王”。豫东八大红脸王最早是磁带出版商录制了一说是唐玉成、刘忠河、张枝茂、谢庆军、洪先礼、刘新民、于福礼、汪振堂的录音磁带,命名为八大红脸的磁带,为的是推销录制的红脸王录音磁带,红脸戏曲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,红脸磁带一经上市销量暴增,由于电视和VCD、DVD的兴起,音像公司出版发行了张枝茂、索文化、洪先礼、谢庆军、刘新民、朱坤芳、冯留智等人的录音录像影碟,命名为“豫剧八大红脸”,从此便有了比较流行的“八大红脸”的说法,后来演变为“豫东八大红脸王”。
二、人员混乱
豫剧八大红脸王一说是指:唐玉成、张枝茂、刘新民、洪先礼、索文化、朱坤芳、陈传明、谢庆军。一说是:唐喜成、张枝茂、刘新民、洪先礼、索文化、朱坤芳、陈传明、谢庆军。再一说豫剧八大红脸王是指:唐喜成、刘忠河、刘新民、谢庆军、洪先礼、张枝茂、于福礼、汪振堂。磁带版的八大红脸王一说是:唐玉成、刘忠河、张枝茂、谢庆军、洪先礼、刘新民、于福礼、汪振堂;另一说是:刘忠河、张枝茂、刘新民、于福礼、索文化、朱坤芳、洪先礼、谢庆军。还有一说豫剧八大红脸即豫东八大红脸:老红脸于福礼、大红脸刘忠河、二红脸刘新民、洪先礼、杨启超、张枝茂、谢庆军、小红脸许颖。也有说豫东八大红脸王是:刘新民、张枝茂、谢庆军、洪先礼、索文化、陈传明、朱坤芳、冯留智。不仅有以上几个版本,由于名单混乱,一些观众就把自己喜欢的演员也加入其中,另有一些出版商也把录制影碟的演员加入八大红脸王之列,导致八大红脸王人员名单更加混乱。这些不同版本的“八大红脸王”,总计起来演员远远超出了八个,于是就有人综合归纳出了“十大红脸王”等说法,但是名单仍然没有统一,没有解决人员混乱的局面。还有人对凡是认为唱得好的红脸演员,索性都叫做“红脸王”了,这样就出现了“红脸王”称号被滥用的现象,严重影响“红脸王”称号的含金量。
三、固定人员
2010年我开始关注到豫东八大红脸王,2009年有人在豫剧贴吧发帖“请说出8大红脸王都是谁?”,各位吧友各抒己见,纷纷提出自己的八大红脸王,我看到名单也是大不相同。于是2012年我在豫剧贴吧发帖“豫剧八大红脸王”的争议我们该怎么解决,主要讨论的八大红脸王版本是“唐玉成、张枝茂、刘新民、洪先礼、索文化、朱坤芳、陈传明、谢庆军”,这个版本最大的问题是把老“红脸王”唐玉成同其弟子辈的演员合并为“八大红脸王”不合适,比如把常陈崔马阎桑“六大名旦”与她们弟子辈中找出四人合并为“十大名旦”。各吧友也是说啥的都有,在与当时唐玉成贴吧吧主张卫(张卫在纪念唐玉成先生诞辰115周年暨唐门戏曲艺术研讨会首次提出“唐门”)交流后,我把“唐玉成”换成“刘忠河”,豫东八大红脸王“刘忠河、张枝茂、刘新民、索文化、洪先礼、谢庆军、朱坤芳、陈传明”八人名单至此已固定下来,接下来的关键是怎么让大家认可,那就是要宣传这八个人是豫东八大红脸王,我首先剪辑上传了“豫东八大红脸王”唱腔锦集(每人一段经典唱段)上传网络,2014年我在中国戏剧网发表“浅谈豫东名剧《刘墉下南京》文章,在文章中提出了豫东八大红脸王。利用这篇文章作为参考资料,修改了这几个人、“红脸王”的百科资料,创建“豫东红脸王”百科资料,明确豫东八大红脸王的名单,这些资料被广泛引用后起到了宣传效果,目前豫东八大红脸王这八个人已得到广泛的认可。
四、人员排序
八大红脸王人员名单固定后,又面临一个人员排序的问题,关于各位红脸王的排序是个头疼的问题,但又不得不排,写出来总有先后,每位红脸王都有忠实的观众,巅峰时期的艺术水平难分高低。我在排序的时候主要参考各位老师的作品质量和数量、影响力、弟子的质量、年龄、前中后期艺术水平、传承情况、代表作品传播广度,演出平台、经典唱段等。综合考虑后豫东八大红脸王的排序为刘忠河、张枝茂、刘新民、索文化、洪先礼、谢庆军、朱坤芳、陈传明。
刘忠河,1943年出生,国家一级演员,豫剧“马连良”,刘忠河代表豫东调参加了河南省首届豫剧流派汇演,奠定了豫东红脸王的地位,刘忠河被中央电视台、省台多次邀请、他的唱片发行全国及东南亚各国,又是豫东八大红脸王中最具影响力的豫东红脸王。代表作品:《打金枝》、《辕门斩子》、《三打金枝》、《十五贯》、《血溅乌纱》、《清风亭》、《三哭殿》。刘忠河弟子众多,有影响力的弟子有张连忠、景富仓(十大红脸之一)、付青松(十大红脸之一)等,并且在首届“木兰”杯豫鲁苏皖豫剧豫东红脸观摩汇演十大红脸评比中担任评委,综合实力排序第一位。
张枝茂,1937年出生,豫剧“活诸葛”、豫剧“活海瑞”,有“豫东唱破天”和“赛二唐”的美称。豫剧“唐门”流派第三代正宗传人和代表人物,师承朱勤堂(唐玉成弟子,艺名二唐),他的录音录像作品众多,影响力颇大,代表作品:《刘墉下南京》、《诸葛亮吊孝》、《严海斗》、《刘墉二下南京》、《火烧纪信》、《诸葛亮祭灯》。有影响力的弟子有冯凤岭、鲁加胜(十大红脸之一)等,并且在首届“木兰”杯豫鲁苏皖豫剧豫东红脸观摩汇演十大红脸评比中担任评委,综合实力排序第二位。
刘新民,1937年出生,有“拼倒山”、“舍命王”、“常胜将军”美称,师承李洪友(对唐玉成执弟子礼),接受过红脸王唐玉成的教诲,其主演的《刘公案》、《地塘板》、《反阳河》、《反徐州》等戏被录成盒带,畅销于豫、皖、苏、鲁各省,较早就已经出名,与小红脸王杨启超属于同时代,常同台演出,代表作品:《刘墉下南京》之铡太师、下南京、会总督,《反徐州》、《反阳河》。弟子有邵留新、焦银行、魏新建,但由于去世较早,留下的影视作品也不多,弟子的影响力也不足,综合实力排序第三位。
索文化,1966年出生,参加首届“木兰”杯豫鲁苏皖豫剧豫东红脸观摩汇演,获评“十大红脸之首”,师承张玉生(豫剧名老艺人),弟子有郑雷龙、马强、谭亚伦、赵发强、胡峰等。代表作品:《刘墉下南京》之铡西宫、下南京,《地塘板》、《刘墉三下南京》、《皇帝推磨》、《赵匡胤困南唐》。索文化嗓音一直保持良好,演唱水平稳定,所在的平煤豫剧团实力强大,富华音像多次以平煤豫剧团为班底录制了大量经典戏曲,优质的演出平台助力了索文化唱词比较精练,表演也很讲究,但其弟子影响力不足,综合实力排序第四位。
洪先礼,1966年出生,参加首届“木兰”杯豫鲁苏皖豫剧豫东红脸观摩汇演,获评“十大红脸之一”,曾向于福礼(中原大红脸)、张玉生(豫剧名老艺人)请教,弟子有征服(韩国锋)、吕尊猛、刘昊然等。富华音像录制其大量作品,代表作品:《刘墉下南京》之会总督、《刘墉审鬼》、《贺后骂殿》、《赶元王》、《刘墉下山东》、《收岑鹏》。巅峰时期演唱水平高超,后期嗓音变差,弟子影响力不足,演出平台不固定,综合实力排序第五位。
谢庆军,1963年出生,被马金凤大师称为“豫东之宝”,师承杨启超(小红脸王),是较早录制盒式磁带者。弟子有钟礼奎、李东、文杰、李朋等。代表作品:《刘墉下南京》之双开铡、《刘墉回北京》、《崇祯吊死煤山》、《辕门斩子》、《罗成算卦》、《呼家将》。巅峰时期演唱水平高超,后期没有那么透亮,弟子影响力不足,演出平台不固定,经典名段较索文化、洪先礼较少,综合实力排序第六位。
朱坤芳,1968年出生,师承杨启超(小红脸王),深受李克让(红脸王唐玉成大弟子)影响,弟子有刘地球、张磊等。代表作品:《杨家将》七郎八虎闯幽州、《斩黄袍》、《司马懿扒墓》、《赵匡胤登基》、《赵匡胤借头》、《赵匡胤哭头》。巅峰时期演唱水平高超,曾嗓子出现问题,尾音哑,影响演出水平,弟子影响力不足,演出平台不固定,综合实力排序第七位。
陈传明,1949年出生,参加首届“木兰”杯豫鲁苏皖豫剧豫东红脸观摩汇演,获评“十大红脸之一”,曾是柘城县豫剧团团长,师承刘玉龙(红脸王唐玉成弟子,艺名大唐),弟子有杨天红等。代表作品:《刘墉下南京》之铡太师、铡西宫、双开铡,《两狼山》、《贺后骂殿》、《赵匡胤传奇》、《段官宝投亲》。嗓音保持不错,有“铜嗓”之称,首部视频版《刘墉下南京》中,其与张枝茂、刘新民同为主演,演唱风格多用啊、呀结尾,是其特色,但给人感觉不够干净利索,弟子影响力不足,由于其作品多不是富华音像录制,作品质量较前几位存在稍微差距,综合实力排序第八位。